【李永平番外篇】小说家和他的缪思女神

2017-09-11 20:03:44 明星八卦 上百度搜索“每刻娱乐”就能找到这啦!
当前位置:每刻娱乐>明星八卦 >

李永平出身在英属婆罗洲,所见所闻都是英语教育,後来读了外文系,他说:「从小就迷恋西方文学中的缪思传统,浪漫且凄美。」19岁开始创作以後,他渐渐形塑属於自己的缪思。

李永平出身在英属婆罗洲,所见所闻都是英语教育,後来读了外文系,他说:「从小就迷恋西方文学中的缪思传统,浪漫且凄美。」19岁开始创作以後,他渐渐形塑属於自己的缪思。

熟悉李永平的人,不难发现,他在小说作品中寄托了一个经典角色:朱鴒。这个虚拟的女性角色,可以说是他的心灵寄托,他的缪思。李永平曾写道:「跟我的作品一块成长的台北小姑娘,那冰雪聪明、古灵精怪,『一颗心生了七、八个窍』的朱鴒。」

李永平屡屡在书中提及朱鴒,甚至不惜题之於书名,比如《朱鴒书》:「那个永远8岁(其实我现在12岁了),天生大胆,爱流浪,总是甩着一头刀削般齐耳的短发,穿着一身土里土气的小学女生秋季制服,黄卡其长袖上衣配一条黑布裙,背个大红书包,每天傍晚放学後,独自上街游荡的台北小姑娘。」

许多人对朱鴒的虚实十分好奇,李永平这样回答:「朱鴒确实真有其人。当年,我以侨生身分在台大外文系就读,毕业後留校担任助教。每天傍晚下班步行返回住所,经过一间小学时,总会看到7、8岁的小女生,拖着两条辫子,背着书囊,独个儿蹲在校门口,手拈一支粉笔,在水泥地上写字。那股专注劲儿看来好认真,好动人。後来有一天她忽然不见了。大概是搬家或转学了。不久我也出国了,到美国攻读博士学位。」

哈佛大学东亚系教授王德威曾经评论:「女性的摧残与沦落一向是李永平小说的执念……由小女孩所象徵清纯世界注定堕落。作为作者,李永平有着万千不忍。就像《雨雪霏霏》一样,他呼唤朱鴒作为他的缪思,但朱鴒只能引诱他进入生命最不堪的情景。循环在不忍和不堪之间,救赎和堕落之间,李永平的欲望叙事一发不可收拾。」

回顾他历年来的创作,《拉子妇》中的土着母亲、《围城与母亲》中的母亲、《吉陵春秋》中的少妇、「月河三部曲」中的朱鴒、《望乡》中的妓女等,从女孩到妇人、从母亲到妓女,李永平亦正亦邪地游走在道德的边陲,藉由女性的肉身与情感,投射内在幽微的情欲想象,那正是他创作最神秘、也最核心的驱力。

更多镜周刊报导

文章地址
该文章内容发布于每刻娱乐网(WwW.meikebi.CoM)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,谢谢您的配合!
相关文章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