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台湾醒报记者郑羿菲台北报导】一例一休施行近9个月,医疗界代表22日在公听会上普遍反应,「短期内人力不足」、「加班费计算复杂」、「制度缺乏弹性」等问题,期盼能赶紧修法化繁为简,并提出?
【台湾醒报记者郑羿菲台北报导】一例一休施行近9个月,医疗界代表22日在公听会上普遍反应,「短期内人力不足」、「加班费计算复杂」、「制度缺乏弹性」等问题,期盼能赶紧修法化繁为简,并提出因例休增加22~26.4亿元的人力成本,卫福部也应适当调涨健保总额补助。卫福部健保署组长庞一鸣回应,「部会内已在讨论调整健保总额的计算方式,例休带来的因素也会考虑在内。」
医师公会全联会召集委员吴欣席指出,一例一休施行後,要维持法定的工时却造成医疗院所人力紧张,「以药师为例就得再补上1000~2000人才可能符合法规,但相关科系毕业生还需时间通过国家考试,无法无缝接轨,凸显出医疗专业人力不足以配合例休过於僵硬的规定。」
「在休息日加班项目上的计算繁琐,对5人以下的微型院所是很沉重的负担。」吴欣席建议,休息日加班工时数应简单采计实际时数,如加班2小时就算为2小时、加班费计算方式也应简化,甚至能够以过往「统包」的形式,月薪5万元责任制简单计算,让劳资双方回到互信协商,且健保总额采计人力成本,也应改为总成本方式调涨,才能给予医疗院所应当的收入。
台北市医师公会常务理事张孟源说,例休造成医界的人力成本初估约增加22~26.4亿元,但在健保总额的公式(健保支出给医疗院所)却未能反应出来,政府制定一例一休,也应编列预算调涨健保总额2.414%作为配套,确实反应人力成本。
「健保总额其实应该浮动式增加。」医劳盟副秘书长詹淳琪认为,不能总是要医疗院所吸收人力与医疗科技所带来的成本,社会的进步一定会凸显出成本增加,如以前没有达文西手臂,但现在医院可能需要引进,这部分的成本就必须反应在健保总额上。
对此,庞一鸣表示,部会里已察觉健保总额公式无法适时反映劳动成本的问题,现正在讨论健保总额公式该怎麽调整,但需要一点时间,各界所提到健保总额应反映出例休因素的意见,都会参考争取。
相关文章